第三百三十一章 北门失守-《锦绣三国》
第(1/3)页
在鲁军到寿春之前,王朗和刘馥便是指挥民夫青壮将城外堆积如山的土石木料悉数搬进城内。但时间仓促,又要修葺旧城城墙,五天时间只是将木材搬进城,至于成堆的砂石土料却是根本来不及转移。
这下便是方便了鲁军。刘备分出人手,并且强征周围民夫青壮,用扩建新城的砂石土料堆垒成高台,弓弩手置身其上;并赶制攻城必需的撞车长梯,仅过了两天便开始大举攻城。
两军第一天的交战便是显出了量与质的差距。八千楚军,每个方向只分了两千不到守军。而鲁军四面围城,刘关张三人各统领一万五千士卒,分别在东南北三个方向发动攻城,剩下五千兵马则守在寿春西门外。
因为清楚淮南空虚,并无可用之兵。鲁军攻城便是倾其所有,几乎不留兵马把守营房。刘关张麾下各领一万五千士卒,不多也不少刚好是能够在城外完全铺展开来。
而城墙上的楚军士卒经历了第一天攻城战的伤亡之后,便是立马显露出了防线单薄人手不足的问题。
楚军中有近一半人手都是初次上阵的青壮劳力,另一半大部分都是九江郡或是寿春及周边的郡兵县卒,战场经验极度缺乏。最有战斗力的还是原本的守卫寿春宫的一千虎贲卫士。然而这一千虎贲,不过是张绣在楚国立国后临时从军中抽调的一千普通正卒,虽大多经历过战事,但论战力不过普通的楚国士卒。
也就是说,寿春城内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不过比一般的鲁国士卒稍强一点。虽有“虎贲”之名,却并不具“锐士”之实。
但是好赖楚国这些郡兵县卒还是有一点值得称道的。军政分离的原则虽然使得太守不再掌握地方兵权,但是这并不意味削弱了地方武装。相反,张绣将负责县级缉盗剿匪的县尉部归入了郡中负责治安维和的都尉(郡尉)部,各郡都尉则从属于州级的校尉部,校尉不再听命于州刺史,而是受四镇、四安将军直属。
简而言之,地方军队被完全纳入了国家军队体系。由四镇四安将军统辖调度、中央财政作为支撑的地方军队相比之前更规范正规化。与之前半脱产亦农亦兵的郡兵乡卒完全不同。
而且因为以《步兵操典》为代表的军规军法在全军上下普遍推行,以及另一方面深受苛酷刑罚的威慑,楚军不论中央军队还是地方军队,纪律性较各诸侯国的军队都高很大一截。甚至于淮南江东各郡的郡兵,军纪军风以及对将领军令的服从执行度比之某些诸侯国的正规军队有过之而不及。
是如今,这不到四千的郡兵县卒,却是充当了守御城池的中坚力量。在沙场摸爬滚打十几年的刘关张三兄弟这次居然都看走了眼,完全是把城墙上的数千楚军都当作成了军中正卒,就算一向智谋超群的陈登陈元龙,短时间内也是没发现寿春守军的端倪。
楚军上下不唯将只唯令的正确纪律服从性使得贾诩放心将四千郡兵县卒和一千“虎贲卫士”彻底打乱编制,将临时在民夫劳役和百姓中征募的三千精壮充入其中。八千人按正规军的编制,五人一伍,两伍一什,五什一队,两队一屯,五屯一曲,两曲一部,以牙将统之各部。如此老兵与新兵的比例是二比一到一比一,正合适以老带新。
更何况乱世当中,农民也不再一昧埋头种田。相当一部分成年男子都有被本地亭长县尉征集操练以备匪患的经历,若是说这三千青壮都是只摸过锄头的农民也是不恰当的。尽管短时间内掌握不会刀枪弓弩,但是让其往城下扔砸檑木滚石可是人人都会的。
有赖于堆积如山的木材,以及搬运进城的部分小型石块,楚军根本不缺檑木滚石。鲁军在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情况下发动最简单的蚁附攻城,正是楚军所期望的。随着石头木块被唰唰不要钱一般丢下城墙,楚军士卒的守城经验也在唰唰往上增长。然而鲁军堆垒起来的高台使得楚军士卒在鲁军弓弩手打击之下伤亡惨重。
第(1/3)页